Archive for 七月 20th, 2022

《神探大戰》Detective vs Sleuths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韋家輝想跟你說的一句話。

寫劇本最容易過關的就是:他是瘋的!一句「癲㗎」,你就不能挑戰他任何邏輯、漏洞。這是一個最聰明、最不受限制的解決方案。在某時某地,有需要。

本片或多或少都是訴說著一個「冤有頭債有主」的故事;片中受害者都有後代,後代都會緊記著上一代的冤屈,會報仇。製造這麼多(案件編號寫滿一地)的「寃屈」是誰?跨越整個年代?原來是一群無能的警探,全部都是辦事不力,寃枉好人的廢柴。連環殺手都可以成為警員?有偵探頭腦的幹探卻淪為癲佬?韋家輝充分利用了戲劇衝突與矛盾,製造出一連串步步進逼的劇情,既偵探又懸疑,引人入勝;繼而穿插一個幌子「與怪物戰鬥,小心自己成為怪物」;的而且確,片中要復仇的後代濫用私刑,都變成怪物。但是誰驅使他們變成怪物?是制度?黑箱作業?沒有公平審訊?抑或看準殺人後廢柴拿他們沒法而去復仇?沒有交代。以資深編劇而言,這點是不應忽略的;不知是否被剪?因為據聞成品原本有三個鐘,經再剪輯後才是現在的版本。當然最後用一句「洗腦」「完善」了整個漏洞。也用上了一句「大邪若正,大惡若善」來拆解了筆者的疑竇。

電影是2018年開拍的,經過這四年,我們的精神狀態相信要比李俊來得更「神」。

陸凌綠

《超音鼠大電影2》(Sonic The Hedgehog 2)

時光荏苒,第一集原來已經是兩年多前。這兩年多無論世界或我城,均起了莫大的變化;不變的,可能是「世嘉」在你心中的感覺,否則你不會進場來看第二集。

除了蛋頭博士的造型變得古怪外,其他皆變化不大,不客氣一句:了無新意。作為小朋友電影,笑料與動作僅合格而已;加入的一個新人物也不見特別出色,只屬孔武有力之流。唯最後帶出「團結與犧牲能戰勝邪惡」倒是真理,可惜真理往往只有如Sonic這般的外星人才能參透,人類?嘿!

壯觀迷城和懷舊奪寶場面總能勾起絲絲回憶;電玩遊戲,光輝歲月…往事只能回味。連上集我最為喝彩的一句怒吼(註)也落空的話……,還能有甚麼寄望?

註:可參閱筆者2020年2月21日487期的文章。

陸凌綠

脫離電子遊戲的模式

謝夫科拿執導的《超音鼠大電影2》已脫離上集純電子遊戲的模式,強調超音鼠的快和激之餘,還加入了友情的元素。《超2》比上集的優勝之處,在於其在琢磨劇本時所下的功夫,別以為《超2》仍然是同名電子遊戲的「電影版」,今趟超音鼠被阿湯·華可斯基(占士·馬史頓飾)訓勉,指出牠能獨自完成任務,但不是稱職的英雄,因為牠解決大問題後,會留下很多小問題,留待他人去處理。為了不讓這些小問題出現,他建議牠尋找合作的伙伴,以協助牠「圓滿」地完成任務。不過,牠沒有完全聽從他的意見,直至牠遇上真正的朋友,其自大的心態才開始出現變化。想不到《超2》會模仿迪士尼動畫電影的風格,在影片內容裡滲入教育的意義,或許創作人覺得現今新一代的小朋友在少子化的家庭中成長,慣於只用自己的能力解決所有問題,忽略了朋友的重要性,亦忽視了團隊合作的迫切性。很明顯,《超2》是這類小朋友的「當頭一棒」,讓他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有缺點,朋友給予的幫助可彌補自己的缺失,團隊合作更能為最後的成功提供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如今《超2》走迪士尼路線,加入兒童教育的內容,是其擺脫電子遊戲局限的新開始。

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