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五月 12th, 2022
影評快訊第561期
從《乾杯上路》淺談泛亞洲製作
期待年多電影《One for The Road》,5月10日正式串流播放,2月份在泰國上映時差點飛過去睇,泰國近年兩位新導演,一直關注著,此乃其一;關注人之一,當然是王家衛導演,此片得以加持及共享資源,真真正正值得香港電影人反思,眼見首部劇情片之失敗,有無人思考過背後因由?
泰版《擺渡人》會走上什麼路?王導小秘密,掛監製實質是自己拍,如時裝品牌有大label、小label,杜琪峰都有《鎗火》同《孤男寡女》;《擺》是自己過癮的小label,張嘉佳當年都只是坐在旁邊睇拍戲一樣;《乾》是否一樣?以有限BTS睇,王導不在場,但正片從燈光、攝影(特別是65mm鏡頭)、配樂等等,對比《出貓特攻隊》睇到完全是得到王家衛加持!人不在現場,即事前大量線上溝通。
王導為什麼拍泰片,正如陳可辛為何拍《三更》,當年筆者未入行,以影評人身份寫作都有微言;直到進入電影圈才深深明白香港影業的土法製作及落後,工資貴絕之際,單單港片不上大陸回不了本,台灣二千萬人口有Netflix、泰國六千萬人口也Netflix,香港乜都無。《乾》不上香港,佢投射回收已經夠。
疫前,合拍片差不多每年一兩部去泰國拍,原因是成本效率之外,亦要睇配套;以吃喝拉撒為例,香港拍都是隨處大小便,有西片就叫兩三個流動廁所,國際A級演員專用車,供應商話叫佢唔好係車上拉大大,為何有廁所不能用?因為供應商話條管太細拉大大沖唔走!另一個例子,《風林火山》導演要駕拉大大流動車,要從海南島租到深圳,因此事本來1.3億製作變成3.6億都不止,原班底請辭,再重組製作花大錢拉個屎。加上後期,十億製作點回本是一個問題,所以一直唔上映。
相反泰國拍戲,流動廁所車有冷氣有音樂有油畫,酒店式廁所係現場。到食,香港金像獎茶水一千八百元一組,我問阿姐有無水飲,阿姐話Day 1 比左支樽裝水你,你自己無Keep住咩? 一千八百蚊一組,只負責三杯水,導演、演員、攝影師,其他人就話你無keep住個樽咩? 此乃我老師許大導劇組之事。
泰國?唔講早午夜餐,就拍攝期間下午茶,茶水阿姐身手了得,拿著一盤椰汁西米糕穿插在窄小拍攝空間之際、不阻人不出鏡,各工作人員想食就攞,唔講冰凍紅牛、竹蔗水,裡面仲有一次性冰毛巾隨便。反觀一千八百蚊一組,半夜行內有晚毛巾提神,但衛生程度自己想。
都未講製作?經過那麼多片,泰crew效率之高,眼見已經高過很多港crew。當年先濤數碼在泰國開分公司,彭氏兄弟由香港派到泰國公司,莫名包裝成為華僑導演,現天下一收購全泰最大後期公司 Kantana,最有本事天下一,唯左右護法欠太多學識、遠見,有能力發展泛亞洲、以致全球如《乾》般,唯利益關係,莫名其妙一直拍了一堆低劣電影一直在存貨中。有本事但不作為玩法是不了解!當年Run Run Shaw都是跑遍東西南北而傳聞得Run Run之名。實心痛港片、自己的行業!
Kepa
《十字衝鋒車》Ambulance
意料中的米高比爾,想不到的是有周星馳附體!
將一輛救護車落入一個銀行械劫案當中,要如何發展呢?由米高比爾操刀,當然又是其耍家的緊張刺激飛車、直升機追逐、火爆槍戰兼而有之的娛樂爆錶傑作。但今次有些特別,先是鏡頭運動:用了許多手搖鏡,實況性增強不少。還有許多航拍鏡,360度倒轉都有,刷新視覺效果。另外就是劇情:以往比爾大導演的電影都是「你不要問劇情合理與否,總之娛樂先行」;今次更變本加厲,玩得更癲更狂。一段十字飛車車廂中的黑色喜劇情節(不便劇透)讓你爆笑大駡黐線、荒謬,卻又覺緊張冒汗。而不少的自嘲戲謔也讓你忍唆不禁。反映LAPD與 FBI的矛盾與衝突亦提升了劇情的層次,起了一點嘲諷作用。
一輪燒煙花的快感,將荒謬、瘋狂合理化,只在乎觀眾看得爽趣過癮,無可無不可!反正每天發生著的顛倒邏輯與荒謬都比銀幕上誇張百倍,大家何嘗不是「欣然」面對,見怪不怪?
陸凌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