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五月 18th, 2022
影評快訊第562期
《魔比煞》Morbius
Marvel總是衝著DC來玩?
正當那邊廂蝙蝠俠回歸為「人」,這邊廂竟來個真的蝙蝠俠…不,不是「俠」,是暗黑英雄、反派,叫魔比煞。話說這個魔比煞(Morbius)是蝙蝠DNA與人DNA結合而成的怪物,特點有如《吸血新世紀》的殭屍,有超能力。(最搞鬼蝙蝠俠是羅拔柏迪臣主演)
主角 Morbius先天有罕病、殘缺,但智商高,有成就,更成為拯救生命的醫生。何以會變成壞人呢?這是描寫反派的最重點。作為暗黑英雄的第一集,完全交代不到,反而加了一個與他缺陷相同的角色Milo,我不知原著有沒有?但這角色基本上是多餘的,志在對比出Morbius的善良?抑或在乎一場動作廝殺?先旨聲明,筆者沒看過原著漫畫,只以戲論戲。戲中Milo不介意變成吸血鬼去殺人,開宗明義「我就是一個壞人」,如何令他變成這樣?同樣沒交代。你要說兄弟情嗎?沒有。兩個無血無肉的歹角,如何能令故事吸引呢?況且歹角的誕生一個就夠,重複多一個幹啥?
且不說故事,說這「蝙蝠混合物」吧,人家已有一個蝙蝠俠,你又來多一個真蝙蝠變種有何新意?蝙蝠群飛的壯觀場面早已司空見慣,那種「暗黑」在多集中已變本加厲,你還能夠玩出甚麼新花樣?蝙蝠的技能在片中CG也了無新意,吸血鬼的橋段更是玩殘玩爛,《吸血新世紀》都已拍幾集了!
謝勒力圖是有才有貌的,其實他演小丑不差,當時只是時不予我。過檔演魔比煞竟又敗在劇本;如何由一個救人的醫生變為一隻嗜血的魔鬼,而當中又不乏善良,內心之複雜如果寫得好,我相信他是能演得來的,平白浪費了一個好演員。
不怕劇透,最尾彩蛋也諷剌,來個元祖蝙蝠俠米高基頓,原來他是「禿鷲」之前在《蜘蛛俠:強勢回歸》已出現過(差點忘記)。總的來說,我喜歡《毒魔》多一點,起碼搞笑!
陸凌綠
《青面修羅》:最後一根稻草
星光熠熠的《青》,看似徐克電影但質量不像;何許人能牽動眾星?正是另一位港大導,壓貨多年,院線無望、串流出貨下讓觀眾見面。合拍片最風光的時代,用當紅的演員、建最大的場景、用真材實料的道具,拍完算是幸運,資金鏈未斷裂再算後期,一台美麗的戲棚如此建成,亦無可厚非。何人會想它回收問題?這種船本人都接不少二灘,如某港導收了約談費、編劇費、最後唔拍,投資方找上小弟接手,製作費由一億二變成三千五,當中包含改劇本費,一接手那幾百萬的劇本,肯定出自幾位助理之手,倒不如自己重寫!財到光棍手,食到盡彷彿是行規,但行業如何持續下去呢? 這個問題,我問過我很多大導老師。
《青》院線大片製作,出來質感如網大,最後網大收場;正如某導演說市場不需要好電影,那導演照樣拍不停,但知道他演員費都沒有結清。這是健康的行業生態? 風光幾年建下的戲棚、壓下的貨,什麼老闆都會死!也許某些老闆依靠低成本製作來週轉保持發展,唯製作人思維不改,本港行業難以重生。正如王家衛對徐克說,好似佢哋咁拍戲,只剩他們倆!深思背後的意思吧。
Ke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