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死開一陣先》

給業界反思 Kepa

電影一開場的節奏剪接,不禁想起同期的《逃出立法院》,現在國際市場流行這套,這電影能讓香港觀眾看看不一樣的,說不一樣倒不如說近期亞洲電影流行這套。

香港電影不給力是有各方原因,《老》用黑色喜劇包裝,當中包含重搖滾音樂元素,日本音樂創作本身的優勢,一聽能吸引普羅大眾,即時想起近代港片《我的拳王男友》票房慘烈的原因,要說歌手那首歌必須要屌!那首歌垃圾如何吸引人?另外是廣瀨鈴能吸引觀眾,《我》片主角是老闆,是推本人也要找對戲路,團隊也要配合,只求財不多花心思都是白花,看《老》人物安排能推進劇情。

最後說宣發,為何用此名?也許之前有一部《死開啲啦》,食字宣傳是一大通病,用一部爛片來食字,是此進口片死穴,說到《死》,一部幾百預算、一個開錯題的劇本,改了四五年劇本換了幾個編劇,錢沒多花;這是原則上的錯誤,要是給你一個上憶元製作是不是要改一輩子? 《老》的簡單純粹令本土反思,多加支持本地人才。

《夜香・鴛鴦・深水埗》(Memories To Choke On, Drinks To Wash Them Down)

對逝去香港的憑弔。

不能說很好,但作為香港人應該捧場。由四個短片組成,分別是:《出城記》、《玩具故事》、《鴛鴦》、《It’s not gonna be fun》。影片開始時出現了這字句:「當中有部分描述或行為,根據現行法例可能會構成刑事罪行」嘩!於是筆者就很期待了。第一齣《出城記》(開始時響起了兩句熟悉的音樂引子…)講及認知障礙嫲嫲與印傭姐姐的小故事。看著看著,仍未出現「構成刑事罪行」…,莫非嫲嫲說的「naau啫啫」是「刑事罪行」?雖然嫲嫲細說從前及與印傭的相處都是小情小趣,但很貼地,有共鳴。嫲嫲演技一般,反而印傭演得更自然。工工整整,心情也是工工整整…,及至片尾,又再響起那首歌曲,不得了,原來是《浮生六劫》—1980年麗的電視劇主題曲!當時還有哥哥張國榮主演,我還記得他的角色叫「毛頭」(以上海話發音)。加上那幾個空鏡,頓時毛管直豎,無限回憶湧心頭。原來全片最感動在此。

第二齣《玩具故事》,發生在深水埗老舖,借「玩具」道出一段兄弟情與懷緬昔日香港之情;片中提及的玩具相信也牽起了大家不少回憶。演員較專業,為大家所熟悉,攝影與劇本較前者佳。

第三齣《鴛鴦》,「鴛鴦」背後的故事當然又是「老香港」了。到這世代,還有多少人知道甚麼是「咕哩」(苦力)?香港得以發跡,就是多得無數咕哩大佬的汗水。由舊香港到今天的香港,從一位洋妞 (也是總導演)眼中出發。Kate Reilly的自然演出比王宗堯的刻意來得順眼,看來帥哥的演技仍有待磨練。筆者期待已久的「構成刑事罪行」終於出場了,原來數來不到一分鐘。

最後一齣《It’s not gonna be fun》是紀錄片,講述深水埗候選區議員林倩同競選前後的心路歷程,很真,也反映了這一代的追求與堅持。一句It’s not gonna be fun,總結現今香港。也多得電檢處的加持。

陸凌綠

《蟲流感》短評 曉龍

怪蟲蔓延整個社區,人人自危,對病菌的恐懼已不限於電影內,觀眾戴著口罩看此影片更會感同身受地了解病菌的可怕。核突的害蟲是此類電影的「家常便飯」,其令人毛骨悚然的驚嚇感籠罩全片,恐怖氣氛的營造確有一手,唯其整體情節內「追追逐逐」的動作場面,仍然難以遮掩空洞無物的故事內容;而在生死之間難以抉擇的困擾所帶出的親情的可貴,其斧鑿痕跡太深,略欠自然,導致當中的感人程度大幅度下降,女主角對親姊依依不捨之情,即使主角「深情」演繹,依舊於事無補。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四, 十月 22nd, 2020 at 07:41 and is filed under (新)影評快訊, 影評試影室,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