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十月 25th, 2023

《4拍4家族》Band Four

記憶原來會消失得很快

筆者本來都對Band sound、Rock music等不感興趣;見這戲名已經完全提不起勁進場。但有好友推介,上映檔期又佳(應該質素不差),於是便進場了。想不到是一顆很優秀的遺珠!

電影在缺乏宣傳下,上了畫也沒太多人知道,別以為是講BAND友,其實是說「家」;也是一個我們不能遺忘的「家」—香港。導演借四個不同年代的人串連著音樂與家庭;有盛極一時到後來北上揸鑊鏟的祖父輩Band友阿King (Teddy Robin飾) 、夾Band之心不死的女兒阿CAT(謝安琪飾)、少年跨境學童女兒樂弦(Anna hisbbuR飾)和孫兒輩天才鼓手Riley (陳諾霆飾),點點滴滴滲透著香港的情懷風貌和變遷。影片隱喻符號處處,記憶與遺忘的投射需要看官自己心領神會。

導演賴恩慈是劇場常客,之前執導的短片《1+1》及《N+N》已露光芒,今回首次執導商業長片,圓順流暢,善用敍事技巧助劇情推展,使得其更具吸引力。 情與景細膩有致,許多場口皆令人觸動落淚。音樂固然出色,最重要是選角一流;尤其陳諾霆,年紀少少老練的鼓技實在令人嘩然!素人而言,演戲屬水準以上。 另一位Anna hisbbuR也完全看不出是首次演戲,淡定自然,有才有貌, 影壇再添生力軍。泰迪羅賓與謝安琪(Kay)當然是靈魂人物,音樂人演回音樂人合適不過。Kay平時不常演戲,這趟內外表現俱佳,有Rock友的外在型格,亦能演活角色內心的矛盾與掙扎,絕不遜其夫張繼聰。

看著一個不完全的家庭達至完整,著實高興;看著一個「家」由完美變成崩壞,黯然神傷。趁記憶中的「香港」還沒完全消失殆盡,我們要把她牢牢記下。

陸凌綠

《韓戲逼人》短評

對藝術的堅持和執著

戲中戲不容易拍,特別是要拍出電影人的辛酸,更是難上加難。《韓戲逼人》的導演金知雲藝高人膽大,把一位剛上位的導演的辛酸史娓娓道來,從來一件精緻藝術品的誕生都不容易,電影屬集體創作,要遷就各種主觀和客觀條件,才能讓其完成製作。

金導夫子自道,「化身」為《韓》內的金導演(宋康昊飾),要完成《蜘蛛窩裡的風波》,深感要讓其成為偉大的藝術品,必須重拍結局。除了要遷就製作人員的工作日期及演員的檔期,最大的阻撓竟來自老闆及電檢處,與電影圈沒有密切接觸的觀眾帶著獵奇心態觀賞此片,應覺其趣味盎然。

因為經典電影背後臨時「執生」的環節,演員的藝術家個性,二三線/臨時演員「博上位」的舉動,都在銀幕上看不見。我們只看見電影剪接出來的成果,最多只能在製作特輯內對其創作過程略知一二,要了解導演怎樣克服重重困難以成就一部偉大的作品,《韓》的確是電影迷的一個極佳選擇。

雖然宋康昊一直以來都是演員,較少參與幕後製作,但《韓》顯露了他對導演內心世界的透徹了解。當片中金導在餐廳內聽見影評人批評他抄襲前輩的劇本,沒有太多的創作天分及才幹而瞧不起金導時,金導大發雷霆,並誓要執導經典佳作,使他們心服口服。

他準確地捉摸金導內心渴望獲得別人認同的心態,以及想名成利就的焦慮和急躁。其後金導排除萬難替《蜘》重拍結局,不理會身旁只懂行銷卻對電影藝術一竅不通的行政人員的反對,不願意妥協,嘗試在兩天之內拍出驚世駭俗的結局,希望盡情地實踐心中的所思所想,他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我中心語調,不理會世俗眼光而擁抱自我的行為,突顯金導對藝術的堅持和執著。

片末《蜘》的首映結束而電影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及觀眾站起來歡呼拍掌之際,只有金導表情木訥、一臉無奈,他以略顯呆滯的神情表現金導在腦海裡對過往艱苦的電影製作過程的回憶,讓電影人成功背後的辛酸表露無遺。

可見《韓》在宋康昊的努力下,讓觀眾同情片中的金導的艱苦經歷,並使不同地區內有相似體驗的導演產生共鳴。或許部分導演一帆風順,不像金導需要排除萬難以完成一部影片,但他們總會遇上配合演員檔期、拍攝過程遇上阻滯等麻煩事。

《韓》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金導述說自己以完成自我的過程,現實中的導演看見銀幕上的金導,就像看見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他們想起/設想自己相似的遭遇時,思考當中的辛酸,定必會心微笑。

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