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九月 14th, 2022
影評快訊第579期
《一路瞳行》(Sunshine of My Life)
可以為自己健全而喜,不要為自己缺陷而悲。
正如戲名,這套戲很陽光。新晉導演朱鳳嫻以自己的真人真事改編。有一對失明父母,健全視力的自己如何與父母相處?種種矛盾,喜怒哀樂,皆透過細膩的鏡頭,不慍不火地傳情達意,導演釋懷,觀眾感動。
首次拍電影,最宜找自己熟悉的題材,朱鳳嫻做得到,也做得非常好。圓熟的導演技巧,絕不似一名新導演,亦由於她對題材熟悉,所以掌握人物的舉手投足、內心變化、情緒起伏皆得心應手,亦懂得取捨,沒有無謂的鏡頭與對白,準繩演繹劇本。
以人物為中心,演員當然最重要。惠英紅演這名失明母親簡直一絕。失明有不同種類,惠演的這種眼珠失焦,眼球肌肉失控確是十二分神似,完全摒棄一貫「眼定定」的失明演法,真實度相當高,影后非浪得虛名。相比之下,吳岱融就較為失色,但演樂天性格的朱父,亦算自然討好。一向被認為不懂演戲的吳千語,這戲令我詫異,演得十分好;雖然有點超齡,但投入感高,不過火,不造作,有付出努力,當然導演亦功不可沒。
失明可能是黑暗,但朱鳳嫻呈現的卻是陽光。導演一家身體力行,積極面對人生,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是時候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陸凌綠
《失衡凶間》(Tales From The Occult)
鬼片(或恐怖片)永遠有市場有價值。提供官能刺激,嚇餐飽,好此道者例必捧場;而看完使人有所反省、頓悟,就有較高層次的價值。
本片由三套短片組成,分別是《暗角》、《死場》、《唐樓》。
《暗角》純粹賣氣氛,導演許業生在燈光、攝影、節奏上都做到懾人效果。雖然亦有亷價驚嚇(突如其來的聲效),但以低成本而言,比例上是出奇地少,這點值得讚許。再讚的是顏卓靈,演得相當好,並非單一的驚嚇表情,而是有不同層次,打從心裡驚出來,很投入,很自然。
領教過陳果的鬼片前科,今回有點卻步,幸好《死場》尚算收歛,但筆者仍然覺得「過」;如一些核突爛面、血腥斬殺實在不必,最後一場糾纏在車廂內自焚…,too much了!其實故事不錯的,既反映疫後現實,也諷刺了現世代的網絡直播潮流與荒誕行徑。只是姊妹花的因果安排老套了一點,火災與疫情亦關係不大。整體說故事技巧、分鏡、剪接俱佳。林曉峰演這KOL入型入格,不作他人選。其他配角亦表現出色。
筆者認為馮志強的《唐樓》最好。懸疑的佈局引人入勝,在局限的空間內以人物互動推展劇情,瀰漫著恐怖感又散發黑色幽默,搞笑得來又驚嚇。演員個個好戲,吳海昕甫出場已亮眼非常,任賢齊的角色最為有趣,演技發揮大。一句「活於恐懼時,更能看清每一個人。」此時彼刻,發人深省;已達致恐怖片的另一層次。
陸凌綠
《娜娜的逝水年華》(Before, Now & Then (Nana))短評
王家衛的風格
提及過往女性被壓迫的亞洲電影不少,《娜娜的逝水年華》的主題不算獨特,但嫁入豪門的娜娜竟與情敵成為好友,聽導演卡米拉安迪妮說,此情節安排取材自真人真事,反而別具戲劇性,亦是此片與別不同之處。導演酷愛王家衛的作者電影,使《娜》的王氏風格十分明顯,全片的配樂、場面調度及場景佈置皆有王氏的影子,甚至其相關的建築風格都貌似多年前的《花樣年華》。喜愛王氏風格的影迷會對《娜》特別有好感,但又能欣賞其難以取代的獨特性,因為它具有王氏電影的細膩,講究「如詩如畫」的視覺風格,即使模仿其作者特色,仍然有屬於自己而只此一家的韻味,特別是娜娜與情敵之間較「曖昧」的友情,彼此簡單而具有弦外之音的對話,與周遭靜態氛圍的配合,正是其半模仿半自創的作者風格。或許導演通常都有另一個人人皆知的身分,就是影迷,《娜》向《花》致敬,她在映後座談會內大方承認,還大談自己如何受王氏風格影響,不像某些導演不承認自己曾向大師「學習」,這正是她的藝術修養最可貴、亦最符合道德原則的地方。
曉龍
機關算盡的…豈止王家衛
想知周慕雲究竟在柬埔寨, 緊貼著臉向專吸秘密的樹窿說什麼呢?這個秘密,一如《阿飛正傳》內該位於閣樓施施然梳頭的無名男子何去何從?聰明伶俐的王家衛,是永遠永遠不會告訴觀眾的。
西施成功成為「名牌」,自然繼後有許多粉絲或東施模仿。真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嗎?《娜娜的逝水年華》﹙以下簡稱《娜娜》﹚取材自小說Jais Darga Namaku, 根據Raden Nana Sunani生平改編的印尼電影,聚焦飽歷滄桑女性的悲鬱苦況,原來也有類近「噤聲」和「私密語」處理呀: 一對同為丈夫憐愛的閨密相親相愛互相傾訴心事, 究竟情婦最終向原配耳語什麼呢?又是以當事人心照不宣這懸疑伎倆壓軸, 彷彿電視劇《流氓大亨》最終一幕於病床昏迷的鄭裕玲,流出一滴淚便完場,留條尾巴好讓觀眾各自發揮想像力,橋不怕舊,最緊要受,萬試萬靈。
當粉絲或東施遇上吹捧藝術片為至尊無上的影評人,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得心應手升呢上位,因此《Variety綜藝報》盛讚《娜娜》「猶如﹙香港﹚王家衛遇上﹙泰國﹚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 美不勝收攝影與惹人遐思配樂,聚焦含蓄曖昧糾纏不清兩性關係,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之纏綿夢囈遊戲, 極具王家衛《花樣年華》影子 ;鮮明綠意攀附影像空間及小人物於動盪時代自我辯證尋覓心坎深處的靈性,亦令觀眾聯想起阿彼察邦作品。毋需意外,將兩位享譽國際影展的大導演特色長處溶為一爐, 該是一切盡在導演卡米拉安迪尼(Kamila Andini)精心掌控的如意算盤吧。
不必卻步,《娜娜》絕不難看,也未算悶藝,皆因無論攝影、佈景、服飾、配樂都一絲不苟, 部分鏡頭更美輪美奐賞心悅目,猶如一幅於高級拍賣場價高者得的油畫;加上主題乃甚是討人歡心的備受鄙視、壓迫、欺凌可憐女性的創傷、恐懼及徬徨,愛心爆棚,必獲大愛左膠盲目力撐啦。可惜, 過於精緻刻意求工了!配樂固然甚富《花樣年華》風味,淨看那場娜娜於茶室重遇前夫, 大概有幾秒忽然錯覺蘇麗珍與周慕雲時空穿越至上世紀60年代的印尼呀。當此刻觀看此片,但又情不禁回味另一齣極富韻味的佳作, 究竟是好事抑或敗筆?老老實實,我選後者。何況,該批一浪接一浪頻密至擾人的配樂,有若飽肚仍狂塞入食物的貪婪者,直到滯至扣喉嘔吐方罷休,反而窒息觀眾的想像空間,顯然非高手所為。
儘管過譽,她成功了,還主攻歐美人士長期關注的第三世界女性、人權、獨裁統治等議題,又加插印尼傳統歌曲如巽他族童謠 “Djaleuleudja”、服飾和民俗儀式,計算如斯精準,實在值得一讚。由此此片不只於柏林影展奪得最佳女配角銀熊獎, 卡米拉安迪尼更一躍成為頗受矚目的亞洲新生代女導演呢。
可以預計,這位年僅36歲新晉導演擁有光明前景,自此不憂開戲,正如台灣蔡明亮及國內賈彰柯兩位享譽歐洲影壇大導演的作品,曲高和寡,票房慘淡,同樣不乏投資者及國際影展青睞。不過,作為普羅大眾,寧願重看《緊急迫降》及《壯志凌雲:獨行俠》,正因這兩部電影正好展示大卡士大製作高質素的商業價值,也可以言之有物震撼人心,較諸該等主力照顧影展市場而拍的藝術片,更值得鼓掌!
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