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九月 20th, 2019

《科學怪人之母:雪萊夫人》(Mary Shelley)

原來他們都很年輕。

遇上雪萊時,瑪麗只有十六歲。而寫成《科學怪人》這本鉅著時,也只有十八歲。二百年前可以有如斯駭人的構想,還要是一位女孩子,是相當不可思議。《科學怪人》在今天看來也絕不OUT,仍然非常前衛有創意。導演海法曼蘇爾也是一位女性,更來自沙特阿拉伯,所以在影片中,完全感受到她是如何以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勇敢女性為榮。

電影前半段略嫌沉悶,劇情太過純粹,後來衝突增加便漸入佳境,加上女主角艾麗芬寧漂亮又會演戲,觀眾也不其然著迷專注了。

但凡詩人、畫家、作家…所有創作者均天生有突破傳統、擺脫羈絆的個性,否則成就不了事業。瑪麗母親是女權主義者,擁有新思維的作家,所以瑪麗也遺傳了反叛基因,並深深被同樣是革命先鋒的雪萊吸引。當時廿一歲的雪萊因推崇自由思想、浪漫主義而薄有名氣,後來與瑪麗私奔,更不惜脫離貴族身份,過著避債的奔波日子。這既是傳記片也是一齣愛情片;瑪麗有衝破枷鎖的勇氣,縱使痛苦,也無悔自己所嚮往的、所爭取的。與雪萊的一段情促使了《科學怪人》的誕生。

率性的雪萊、拜倫對愛情、性的觀念皆放縱不羈,是一種反社會表現;情人、配偶可以平等共享,在今天亦屬有違倫常。反其道而行的先鋒,通常都會被唾駡、被驅逐。循規蹈矩、抱殘守缺者永遠穩如泰山,因為因循是最妥當的;只有年輕熱血才敢於挑戰、衝擊,擁抱未來是年輕人的特權。不思進取,只會落後於人,最終就是被淘汰。

「年輕不是罪」,二百年前他們已告訴了你。

陸凌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