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
以紀錄片的方式拍攝的劇情片 曉龍
紀錄片導演張經緯拍攝的第一部劇情片《藍天白雲》以一貫的紀錄片手法呈現一宗女兒弒親案的真面目,全片從第三身出發,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事件的來龍去脈,折射香港現時社會問題所帶來的禍害,亦反映政府政策不善所帶來的惡果。片中中學生Connie (梁雍婷飾)打算殺死父母,源於她不愉快的家庭生活,父母與她缺乏溝通,引致她不了解父母,他們亦不了解她,代溝問題隨之而生,加上她患上心漏病,經常怨天尤人,覺得他們虧欠了她,甚至在學校內因朋友不多,只好與另一較「女性化」而被同學取笑的男同學在一起,她與他同樣是社會中的弱者,遂希望幹一番「大事」,藉著「驚天地」的大膽行為以證明自己仍然有生存的價值,借著有歪倫常的集體行動以證明自己並非眾人眼中的弱者。當片中的重案組女探員Angela(鄧麗欣飾)告訴Connie她的父母已死去時,她不曾假裝傷心,反而直認不諱地說出自己是真正的殺人兇手,這使Angela萬分驚訝,甚至懷疑她情緒不穩而胡亂說話,但其後當她娓娓道出其殺人的細節和過程時,Angela才對她的說話深信不疑。這證明表面上貌似「正常」學生的她其實長久以來有潛藏的心理問題,當她異常的行為尚未明顯出現時,學校內的師長和社工對她潛在問題的警覺性不高,這些問題像滾雪球一樣長年累月地積累成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另一方面,片中Angela剛剛結婚,需要時間適應與丈夫Tony(李任燊飾)一起的夫妻生活,且已懷孕,需要準備迎接新生命,在同一時間內,她又需要應付查案工作的沉重壓力,在工餘時間內還要照顧患有老人癡呆症的父親(黃樹棠飾),這使她身心俱疲,生活和工作兩方面的壓力使她透不過氣。很明顯,她的情況及其遇上的問題反映政府對新婚和懷孕婦女在適應新生活方面的支援不足,政府一方面鼓勵市民生育,另一方面卻欠缺其照顧這些婦女的配套設施,引致她們「孤立無援」,加上香港人口老化現象日趨普遍,政府針對老人病患的醫療政策明顯未能滿足普羅大眾的需求,這導致中年婦人在上一代與新一代之間的狹縫內「掙扎求存」,沒有透氣的機會,遑論會有逃避的可能。當她越來越了解Connie的個人和家庭問題時,她慢慢已不再怪責Connie,從愕然變為諒解,從責備變為同情,並對Connie產生憐憫之心。或許香港女性從青少年至成年階段需要承受十分沉重的壓力,在政府對其欠缺足夠幫助和支援下,她們在行為方面出現有違常理的「大爆發」,像Connie弒親,Angela對著父親大發脾氣,已是一種值得憐憫和不足為奇的極端性後果。
此外,導演刻意以靜觀的態度呈現片中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駭人事件,他對Connie與Angela的行為沒有強烈的批判,亦不曾對她們的遭遇和命運予以同情,只客觀地呈現片中的「現實」,這些「現實」當中的一部分雖然由他虛構出來,但「現實」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卻真實得可怕,與觀眾在香港的日常生活緊緊相連,他們觀賞此片時對其指涉生活的深刻投射毛骨悚然,彷彿Connie及Angela就是自己身邊的少年和成年女性。片中那種赤裸的現實感容易引起他們對政府相關政策的反思,對制定青少年教育、女性權益和老人福利政策的政府官員而言,此片實在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