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六月

《數造傳奇》

   Posted by: admin   in 香港影評人協會

非正規與正規的教育 曉龍

所謂「學無前後,達者為師」,不論那人接受的是非正規還是正規的教育,他/她只需滿足特定的要求,便能成材,甚至可成為別人的師傅。故一個人才的誕生,可能與他/她獲取甚麼學歷/資歷沒有直接的關係;如那人自學成材,即使他/她沒有在學校內接受任何教育,如能達致既有的學術要求,其學術成就應受肯定,因為他/她無需獲得必須的正規教育,卻能擁有與大學教授相近的學術成就。因此,任何人不論其學術背景如何,倘若能運用自修的功夫達致非一般的成果,應能與其他大學教授獲得同樣的尊重,既不應因種族問題而被貶視,亦不應因其獲取成就的過程而被貶抑。

正如《數造傳奇》內數學天才拉馬努金 (迪柏特爾飾),於印度出生和成長,當地沒有人懂得欣賞他的研究,因其社會落後,學術發展緩慢,故他為了尋找表現個人才能的機會,毅然到英國,與歐洲的大學教授進行學術交流,部分教授認為他只靠運氣,沒有真材實料,故不願意承認他的自學成果;不過,幸好他獲得劍橋大學的哈代教授 (謝洛美艾朗斯飾)賞識,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精密的運算過程,用盡辦法證實自己的計算成果完全正確。這證明如那人的智商非常高,即使未曾接受正規的教育,仍然能攀上崇高的學術殿堂,有足夠的資格成為院士,故大學教授不應偏執於門戶之見,不承認他努力不懈的成果,反而應忘記他的個人背景和膚色問題,學習如何單純地欣賞他的才幹,真真正正地依據他的「數理創造」,評核他的成就。由此可見,片中哈代教授的容人之量值得尊敬,因為他願意排除旁人的偏見,「一意孤行」地欣賞拉馬努金的成就,雖然其運算成果因未經嚴格的論證而偶有瑕疵,但他不會輕易放棄拉馬努金,反而經常鼓勵其堅持下去,此包容異族的廣闊胸襟,在二十世紀初傳統保守的歐洲社會內,實在十分罕見。常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由於他是「伯樂」,才會有拉馬努金這匹「千里馬」,如劍橋大學內每位教授只著眼於學歷和文憑,拉馬努金可能會長時間鬱鬱不得志,直至臨終時仍不獲世人認同,這與著名畫家梵高在世期間只能成功賣出一幅畫作的遭遇十分相似。

即使拉馬努金生活在不利的社會環境內,仍然嘗試依靠自己的努力,使其研究成果獲得世人欣賞;他遷往英國的決定,可能被家人視為不負責任,但這是他發揮才能的黃金機會,如放棄此機會,一生中可能不會有下一次相似的時機,故抓住時機十分重要,因為這是獲得成功的第一步,人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其核心理念正在於此。不少觀眾可能認為他的際遇欠佳,因其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環境造成糧食短缺,加上混亂的社會狀況,使他患病後未能獲得適當的照顧,「年青早逝」幾乎成為必然。我們可能惋惜他不濟的命運,但最少他有機會於在世之時發揮自己的才能,享受滿足個人願望的樂趣,至少不會像那些命運坎坷的藝術家,在世之時因不獲器重而萬分抑鬱,去世後卻流芳百世。因此,小小的幸運應能令他一生無憾,雖然其人生短暫,但他總算能完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最低限度能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不少教授窮盡一生都難以取得的崇高學術成就。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三, 六月 22nd, 2016 at 18:01 and is filed under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