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間即魔界」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來自《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這個故事耳熟能詳,電影在原著基礎上稍作加工,更改了一些內容,也添補了不少枝節。首先。“三打”的情節不一樣了,第一打並不是那眉清目秀,齒白唇月貌花容的女兒,而是深山裡一個紡織蠶絲的老婦;第二打不是年滿八旬,手拄著一根彎頭竹杖的“老婦人”,而是市集裡的一名婦女;第三打不是“白髮如彭祖,蒼髯賽壽星,耳中鳴玉磬,眼裡幌金的“老公公”,而是市集裡那個婦女的女兒。

除此之外,電影還把《西遊記》第七十八、七十九兩回中有關「比丘國」的故事併入其中,讓情節變得豐富。

比丘國,即現在的尼泊爾,在西遊記故事裡,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時路過此地,發現國王被妖魔所纏,身染重病。昏庸的國王聽信妖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男孩的心肝做藥引,為此傳下聖旨,下令把全國的小孩都抓來,關在鵝籠子裡,等候開腹取肝。

電影把這個故事稍作改動,然後與白骨精的故事拼湊起來,交錯發展,呈現出一個“人與魔一樣殘酷一樣惡毒”的社會輪廓,表現出來的是人間即魔界、人即魔鬼的主題思想。

那個國王為了追求長生不老,為了鞏固權力與地位,為了一己私欲,不惜向自己的子民下施毒手,用無數孩童的性命來延續自己的一條老命。其心狠手辣,殘酷不仁,猶如魔鬼,與白骨精不相伯仲。

那麼,在罪惡滿盈的魔界人間中,如何立命安身?如唐僧之往西天取經,如吳承恩之所追求佛道,大概如此。

電影中還有不少改動原著的地方,例如唐三藏為了度白骨精而自我犧牲的橋段,但觀眾其實毋須深究,單單進場觀看最新的電影特技如何把一部偉大的魔幻小說立體地、精彩地呈現出來已值回票價。

一男

理智屈服於暴力之下,嗚呼哀哉!(下有劇透)

孫悟空有「金睛火眼」,作用是看清真偽。唐三藏有菩薩心腸,卻看不清真偽,只信眼前景像,三次誤會孫悟空並大唸緊箍咒,不念師徒之情,最後將之趕走。

片子改編了不少,還加多了白骨精被「屈」;老實說,我真不見片中白骨精有多壞,殺、擄小孩是另有其人,她僅垂涎唐僧肉那麼多而已。為豐富劇本,加入新劇情是沒問題的,可惜與原來故事融合不好,就變得多餘了。皇帝所得的毒咒因由?誰加害?皇帝背景若何?是暴君?還是被加害迫不得已?與白骨精有何關係?其實硬加的皇帝劇情,本來就是白骨精的篇幅,如此安排只是多了一點懸念,對劇情發展效益不大。寫得好一點:可以讓人覺得白骨精是無辜的,令人憐惜,突出暴政比妖更可怕,出賣良心比妖更惡毒。孫悟空的被誤會,其實可以展露得更多人性弊端:如盲目信奉眼前的而不去思考、以暴力(緊箍咒)解決所有問題、太多的謊言令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今天香港?)…但現在看來,這些訓示都被3D的「障眼法」所蒙蔽了。

沒錯,單看電腦特技確是令人雀躍的,立體感做得不錯,尤其悟空的金鋼棒 (導演總算善用3D)。視覺效果凌厲有氣勢:一場「鐵甲奇俠」的戎裝召喚,叫人嘖嘖稱奇。縱使「骷髏兵」早在1963年的《神將福星》Jason and the Argonauts(沒特技的年代)已見識過;沙僧又化身如《蜘蛛俠》中的Sandman…,正是「橋唔怕舊,最緊要受!」過癮就行!美指的配合也很悅目:沙漠、波斯、往西天之路像真且充滿異國風情。只是花果山、水簾洞變成荒漠頹坦就有點令人詫異吧。而孫悟空的分身術本來是拔一根毛出來一吹就變出很多老孫的,但現在竟是就此裂開一分為二再變多便算,頓變得低檔了。總的來說,技術是出色的,惜特技、造型趨於洋化,全是複製荷里活,連最後的大戰都是一味以「巨」取勝,真箇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是中國神話,假若以中式的美學去建構,畫面上應帶出新意來的,境界也不同。唯合拍片,我還能要求甚麼呢?

陸凌綠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三, 二月 3rd, 2016 at 08:42 and is filed under (新)影評快訊, 影評試影室,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