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五月

《指尖觸到的愛》

   Posted by: admin   in 香港影評人協會

母愛能改變「一切」

闡述母愛的電影並不罕見,《指尖觸到的愛》以母親令子(小雪飾)對小智(田中偉登飾)的愛表現母愛的偉大。很多時候,我們眼耳口鼻的功能都正常,便以為一切都理所當然,殊不知《指》內小智年幼時失去視力,至十八歲時失去聽力,成為全盲聾人士,當我們看見銀幕上的他時,便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因為我們能與別人溝通,不會像他「被迫」斷絕了與人溝通的渠道。幸好令子不單沒有放棄他,反而不辭勞苦地幫助他,在他盲聾以後,為了與他溝通,發明了「手指點字」,為他原本孤寂的世界增添色彩。她付出的愛並非必然,因為她需要犧牲,除了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父親及兩位哥哥亦同樣付出不低的代價。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一樣,她亦不例外,當她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全放在照顧他的職責上,無可避免地冷落了丈夫和另外兩位兒子。他們向她發出的怨言,使她感到無奈,但了解他倘若欠缺了她的照顧,他的人生便會失去了「支柱」,甚至失去了希望,她念及他迫切的需要,故有繼續專心照顧他的動力。因此,母愛得以在他身上實踐,除了她甘心樂意外,他的父親和兩位哥哥都需要忍耐,才可無私地讓她集中精神照顧他,否則,家人之間原本和諧的關係定必被破壞,嚴重的家庭問題亦必隨之而生。

《指》改編自真人真事,令子對小智的愛別具真情實感,此源於影片對她對他的關顧的多面向描寫。例如:當他年幼時眼睛開始有毛病,她焦急地帶他看醫生,想盡辦法要使他的眼睛康復。他將近全盲時,她十分擔憂,為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陪他學盲人的凸字。當他又盲又聾時,她不知所措,唯有依靠觸覺與他溝通。不論感性的情緒還是理性的行為,《指》都能仔細地描寫她,而小雪亦能運用適度的身體語言演繹母親對兒子不離不棄的愛,其長年累月的關心和照顧,不可能不勞累。她的堅持,為他著想而絕不撇下他的情,從不計較而無限度付出的濃濃的愛,使她成為天下母親的榜樣。人有千百萬種,母親亦一樣,有些母親在兒子/女兒出生後,不理會他/她,在下班後只顧著發展個人的興趣,假日期間甚至四處遊玩,使他/她不能獲得適當的照顧,亦錯失了彼此共處的寶貴時光,《指》裡深深的母愛,恰巧成為此類不稱職的母親的當頭棒喝。因此,此片能成為育兒的教材,其崇高的母愛,絕對值得天下的母親學習。

《指》作為日本電影,即使演員說日語,全片充滿著日本文化的色彩,仍然不會阻礙我們理解影片的核心內容。因為其主題有一種跨民族的普世性,觀眾不懂日語,對日本文化一竅不通,不要緊;不曾成為母親,不曾養育兒子,不要緊;只需要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曾經與家中的母親溝通相處,便可清楚了解令子對小智偉大的母愛。《指》觸動觀眾心靈深處的關鍵,在於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電影角色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曾經成為關顧者/被關顧者。關顧者可以視自己為令子,被關顧者可以視自己為小智。雖然我們不曾在日本生活,亦不曾接觸全盲聾者,都可以投入其中,此源於我們有一些關顧別人/被關顧的經歷,有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真情。關顧者付出的點點滴滴的愛,被關顧者接受的深深淺淺的情,都讓我們異常感動,甚至使我們的內心泛起「陣陣漣漪」。

曉龍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二, 五月 9th, 2023 at 15:25 and is filed under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