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Mad Fate

與天鬥其樂無窮?

開宗名義講風水術算的電影甚少,這齣真的談算命嗎?還是借此談「我們的命運」?編劇游乃海說:我想寫一部勵志片。

「改變不到環境,就改變自己吧!」這句說話近年經常出現。因為大環境而令大家變得瘋癲?抑或詐癲扮傻才可以捱得過去?片中幾位主角有精神病、有心理變態;都是天生的,他自己都不想。大師奮力遏制身邊的心理變態者助他改命,自己的精神病卻愈趨嚴重…。我看除了「改命」過程的官能刺激外,肯動動腦筋對號入座,會更有得著。

鄭保瑞是老手,善用觀眾的觀影經驗,甫開場已張力十足,扣人心弦。緊張氣氛一流,加上主題獨特,滿足觀眾的獵奇心態,亦步亦趨。從陳湛文轉移至楊樂文(lokman) 的鋪排是有點始料不及,其實角色重複,但為了增加刺激感與戲劇效果,說得通也無傷大雅。前大半部份都緊湊吸引,人物清晰細緻,及至林家棟愈趨「黐線」就變得有點鬆散,幸陳湛文再次出現拉回一把。

幾位演員都相當出色,尤其lokman 跟電視劇《IT狗》相比,進步很大。角色內心戲超多都能駕馭,張弛有度,恰到好處。陳湛文是一位可塑性很高的演員,喜劇正劇皆能。雖然戲份不多,但拿揑準確,搶鏡出色。當然林家棟也使出洪荒之力,演活這個瘋癲大師角色;小如一些小動作,大如心理層次的轉變,都有超水準表現。還有值得留意的是配樂,利用了古典名曲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與經典電影《桂河橋》主題曲,港產片甚為少見,至於含意如何?我相信杜琪峰會答你:因為沒版權,可省錢!其實音樂挺配合劇情的。

杜琪峰與鄭保瑞皆喜歡「宿命」主題;有因必有果,若然「果」定了,就去改變「因」吧!所以片中唸了很多遍的「我有得揀,我揀咗花呀!」花就是「因」。在有限度的選擇下,仍可擇善固執是我們的福份。避過瘋劫,咬緊牙關與天鬥下去!

陸凌綠

《命案》短評

能否粉碎「命運迷牆」?

《命案》裡的大師(林家棟飾)篤信命理,以為能依靠這方面的知識,可以替別人化解「死刧」,可惜「命裡有時終須有」,不論他如何想盡辦法改變當事人的命運,她始終難逃一死,因為這是她的命,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碰巧少東(楊樂文飾)同樣想依靠他使自己的命運逆轉,究竟少東能否粉碎「命運迷牆」?這是全片最大的懸念,亦是觀眾願意「目不轉睛」地看著銀幕,從開首追看至結局的主要原因。

《命》的點題語句「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似乎暗示人力難以改變命運,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既然每個人的命運早已經注定,為何我們仍要這麼努力使自己進步?為甚麼我們依舊要想盡辦法戒掉從小至大幾十年來沾染的惡習?少東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象徵」,當我們難以接受未來的惡運時,通常都想尋求方法擺脫惡運,但它很多時候與我們的本性有密切的關係,這就像未來的他會殺人入獄,與其殘暴的本性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要戒除此本性,才可改變自己的命運。編劇以他為極端的例子,旨在說明每一個人得知自己欠佳的未來時,或多或少都會想辦法尋求一點點改變,但能否真的成功改變命運?這是他尋求大師協助時的疑惑,亦是大部分人的煩惱。片中他本性向惡,會殘暴地殺貓,但其後一心向善,嘗試阻止自己殺人。究竟他能駕馭命運還是依舊成為命運的「奴僕」?

《命》是探討命運的哲理性電影,貫徹銀河映像的風格,就是其「難以想像」的特質。當觀眾以為一切將走向終結,少東會以殺人告終時,突然筆鋒一轉,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死路之後竟出現另一條生路,只要有心要做出改變,那怕要戰勝殘酷的命運,總會讓自己的生命軌跡出現些微的變化。導演鄭保瑞在《命》內延續其風格化的作者特色,在黑暗中略見曙光,就是人在本性造成的困境中不輕易放棄自己,要積極面對命運的態度,就像片中的他,為了改變未來,決心與自己的本性「對抗」。或許編劇與導演皆不願意向命運屈服,積極地作出改變,相信改變行為便能改變未來,意圖粉碎「命運迷牆」,這種不服輸的心態構成《命》的核心主題,亦是全片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曉龍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三, 四月 19th, 2023 at 12:51 and is filed under (新)影評快訊, 影評試影室,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