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戰》
誰是內奸?
《獵戰》的精彩之處,在於其「誰是內奸?」的遊戲。由朴平浩(李政宰飾)及金正道(鄭雨盛飾)身為南韓中央情報局的海外組及國內組組長帶領作為觀眾的我們細心查案,跟著他們的腳步尋找內奸。全片的故事發展迂迴曲折,當我們發覺A君可能是內奸時,又會發覺B君有嫌疑,當我們發覺C君有嫌疑時,又會懷疑D君是否東林(即北韓間諜)。但「柳暗花明又一村」,以為已走上直路捉拿叛逆者,殊不知又發現了另一條路,不知道舊路還是新路才正確,兜兜轉轉,原來真正的叛逆者就在眼前。李政宰首次自編自導自演,便寫了一個扭盡六壬的劇本,使我們佩服他走出框框的決心。很多時候,南韓的諜戰片較傳統,故事發展未到中段,我們已猜得到誰是內奸,但觀賞《獵》時絕不容易,以為猜對了,怎知道原來已猜錯,以為走上對的路,怎知道原來已誤上歪路。因此,《獵》的劇本明顯是經過長年累月構思的作品,要在三兩個月內寫完,絕對不可能。
《獵》作為動作片,槍林彈雨必不可少,其提供連續不斷的官能刺激,充分滿足主流觀眾的需求。片中撞車爆破的場面當然可觀,李政宰首次執導,已展現高水平的場面調度技巧,當中大型爆炸鏡頭內時間計算之準確,不同演員的配合,以及適合的道具及環境的配合,相信政宰作為新導演應不能完全駕馭,幕後資深的製作人員在不同崗位上各盡其職,應給予他不少幫助,如今傑出的成果,他們實在功不可沒。即使他是全片的「大腦」,作為「四肢」的幕後人員都有責任把他腦中所想付諸實踐。畢竟電影是團隊合作的成果,《獵》正好展現他們互相幫助,把導演想要的效果發揮至最極致的決心和魄力。因此,觀眾無需被此片貌似政治性的題材嚇怕,其實視它為簡單的動作片,追求非一般的視聽享受,此片都不會使你們失望。因為此片的創作人很熟悉商業電影的公式,每小時內形形式式的緊張刺激場面,令全片不會有悶場,使你們覺得此片與南韓傳統著重文戲的諜戰歷史片截然不同,並佩服其在文戲及動作戲兩方面取得適度的平衡的功力,以及其設計多種具新鮮感的動作場面的巧妙。
《獵》作為歷史片,好此道的觀眾當然不會失望,可透過此片了解南韓中央情報局追查內奸的心態。平浩的角色個性頗複雜,一方面需要竭盡全力找出內奸,實踐情報局賦予的重任,另一方面又要保護自己及同事,避免在追查過程中令自己和同事「受傷」。觀眾可以透過此片了解他「兩面不是人」的尷尬,並認識南北韓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下南韓的情報局人員須承受的沉重壓力。片中光州事件的閃回鏡頭,正暗示歷史上南韓政府的暴行是叛逆者出現的主要因由,情報局在追查內奸的過程中,只為了忠於南韓政府的承諾而盡己所能,對其叛逆的因由欠缺了同情和體諒,或許情報局人員只是「鐵面」的執法者,根本不應該對罪犯有任何愛與情。因此,忠於上級,把法律實踐至極致,似乎是他們每天銘記於心的職責內容,片末故事情節突然一扭,原來真正的叛逆者由始至終都在我們眼前不斷出現,這使我們恍然大悟,驚覺上述的職責內容只是叛逆者欺騙身邊人的手段,亦是其掩飾自己的真正身分的幌子。由此可見,此片是扭橋扭至極致的示範作。
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