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由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和香港影評人協會共同舉辦的這一個研討會,題目是: 電影, 文化, 創作.之所以今天將這三個主要元素放在一起來,是為了給將從事電影電視/多媒體的學生一個在創作層面上的一次探討.
對於將從事藝術工作尤其是電影電視/多媒體工作的同學,你們在從事這項工作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創作. 創作是無規則可循的, 如果可以的話, 那藝術家就沒什麼好稀罕的了. 創作需要有超凡的想像力和豐富的靈感. 前者比較神秘, 但後者是可以追尋的,因為後者來自於人類共同的經驗基礎(即生活經驗). 而靈感的源泉就是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經歷了數十個世紀不同的社會, 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所積累的生活經驗呈現不同的特色.這種具備不同的特色的積累便是我們所看到的不同文化特色.概括而言, 創作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 離不開你所認識的文化.
今天的三位講者是:卓伯棠,羅卡,史文鴻.他們不僅是香港電影界出色的學者, 也是精通中西文化的專才.原本初衷是想以比較的方法去探討中西在電影, 文化, 創作三個方面的發展,但這會成為一個龐大的課題,所以秉著承前啟後的意念,單獨介紹歐洲電影在這方面的經驗, 希望各位同學在未來的創作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思考及豐富的靈感.
在研討會後,安排了兩部觀摩影片: [愛的12碼]和[我愛巴黎]謝謝各位!
[我愛巴黎]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十多位知名導演以各自對巴黎的印象而拍攝的短片所組成, 有愛, 有恨, 有迷惘……; 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各人的觀察角度和 思考都各不相同.加上不同的超凡想像力, 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程市印象. [愛的12碼]是一部將歷史, 民族文化和思想, 政治及電影娛樂性完美結合的典範.
內容包括: 創作與新媒體 ; 義大利文化/政治環境與義大利電影之間的相互影響.{包括1940-1950年代戰後的新寫實主義;68年法國崛起之後所引發出歐洲廣泛性的社會抗議時期(即60-70年代後期)的義大利電影;德國新電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