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黨》短評

政治權力與司法制度的角力

政客勾結檢察官,置被稱為「野黨」的專業線人於死地,謀取權力和財富,並視司法制度為無物,這是人治凌駕於法治的後果,亦是《野黨》的中心思想。影片一開場,便強調「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創作人似乎擔心南韓觀眾「對號入座」,但又希望他們可把影片情節與社會現實作一對照,因為影片內虛構的情節有現實的指涉,政客以權謀私,檢察官出賣線人以令自己的事業步步高升,富二代欲「隻手遮天」,這都是南韓以至亞洲區眾多國家的權力核心出現的問題,不論觀眾在亞洲何地生活,單看每天的新聞報導,以及互聯網裡的政治秘聞,已可對社會權貴的醜態惡行略知一二。故亞洲區的觀眾看此片時不難有投入感。

影片編劇把這些醜態惡行編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南韓觀眾產生共鳴,這與《野》的票房高企有或多或少的關係,至於亞洲區的其他觀眾,如能把影片故事代入自己國家的情景,不難想像,「野黨」(姜河那飾)的遭遇都會如此,他正經辦事,但損害了權貴的利益,遂被他信任的檢察官出賣,被虐待,被迫吸毒,之後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決心戒毒,最後進行「大翻身」,成功在媒體前揭露政客及檢察官的醜態惡行,使南韓的政治和司法系統回復正常。影片結局相信是大多數南韓人以至亞洲區觀眾的願望,眾所周知,除了南韓,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柬埔寨等東亞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或許權力及財富使人迷失,高級公僕本來應為民眾服務,但運用自己的權力謀取財富和地位,這是特權的「誘惑」,亦是現今人類常見的劣根性。因此,《野》的故事成為亞洲區高級公僕的借鑑及反面教材,這實在不足為奇。

事實上,《野》展現的是政治權力與司法制度的角力,這是人治與法治的鬥爭,讓權力凌駕於制度之上,這就是人治「戰勝」了法治的弊端,亦是政治腐敗的源頭。幸好影片內想濫用特權的政客只是總統選舉的候選人,最後因他的兒子的醜行被揭發而被迫退出,試想想,一旦他隱瞞家族惡行而成功當選總統,後果將不堪設想。如果觀眾想在亞洲區政治權貴及高級公僕的圈子內「探秘」,了解其敗壞的根源,《野》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曉龍

《超異能特攻》Hi Five

配合韓國背景的異能片

講述異能人的韓劇之前都有,電影則較少。這部既有異能亦有搞笑,橋段也頗特別。(下有劇透)

話說有一個超人死了(不知何解會死?) 他捐出了不同器官,分別移植到六個不同的人身上,而這幾個人就成為有異能的超人。「異能」落在身心正義的人身上當然是好事,但落在壞人身上,就糟糕了。

以為器官會與「異能」性質相關,怎料只有肺和心臟關係較大,其他的都無甚關連。尤其眼角膜那位,他的「異能」是啪一下手指就能控制與電相關的東西(如電腦、電子儀器等);這跟眼睛有何關係?幸而最後解釋都稍有關連。而得到胰臟的壞人就最無厘頭,異能跟胰臟毫無關係,他基本上是最勁的,有吸收人家精華的能力;更是邪教教主。

說到邪教,韓國真是捨我其誰。當然韓國還有另一出眾的「標誌」,就是「Oppa」;其風行的男團位位皆十六塊腹肌俊男,將兩者結合耍出花招,正好非常配合劇情,是韓國獨有的英雄片。

全片緊湊無冷場,動作打鬥輕鬆搞笑,雖比不上MARVEL英雄片,但總算有姿勢有實際,還蠻有氣勢!如果異能與各器官相關性大一點,例如利用中醫學的木火土金水與肝心脾肺腎「五行」來建構,應該更有瞄頭和更具東方特色。

這群超人命名為”Hi Five”,似乎衝著”Fantastic 4″而來。有趣!

陸凌綠

《器子》短評

偉大的父愛?

父愛是否很偉大?這真的見仁見智。《器子》內富裕的父親不捨不棄地為患病的女兒尋找新的心臟,不惜一切地讓她繼續生存下去,雖然徐子喬(李沐飾)被他養育成人是為了拿取其心臟,此動機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他無條件付出的父愛實在令筆者心酸。張其茂(張孝全飾)得知子喬是他的女兒後,想盡辦法拯救她,又突顯父愛的偉大。父愛是否必定等同於無條件的犧牲?上述富裕的父親犧牲他人以替自己的女兒續命,顯得自私自利,這種父愛是否過於盲目?其茂犧牲自己以拯救女兒的性命,這是否人世間最偉大的父愛?影片以買賣器官事件側寫父愛,讓觀眾反思善的定義,上述富裕的父親善待女兒,卻不理會他人的死活,從其茂的角度看,他是「魔鬼」。故偉大的父愛很多時候可能只限於從女兒自己的單一角度看,她心底裡的「天使」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不折不扣的「魔鬼」。

影片內其茂在年青時曾擔任棒球隊教練,在一群隊員錯失殺人後,他不單沒有報警,反而替他們藏屍,此行徑解釋了那群隊員長大後願意無條件幫助他向器官買賣集團進行大報復的原因。他們同情他被此集團冤枉,警察勾結集團主腦,說他殺害護士,使他入獄,並失去了一切。此類傳統冤獄的故事情節雖然較為陳舊,但觀眾在同情心的驅使下,會覺得他們支持他實屬合理,他施行的大復仇亦情有可原。姑勿論他為何能夠在出獄後打贏上述富裕的父親的保鏢,僅看他拯救女兒心切的親情,我們已能領略父愛的偉大。或許他「包庇」隊員的行為已顯露他對年青人有豐富的同情心,覺得他們的過錯值得原諒,其後他救她以避免她的心臟被搶走,更是他深具善良人性的表現。故編劇們透過不同事件呈現他的個性,在人物描寫方面細膩動人,值得讚賞。

雖然警察與器官買賣集團主腦勾結犯罪不是甚麼驚為天人的事,在亞洲區不同媒體的報導內皆屢見不鮮,但編劇們應加入更多篇幅描寫他們得以神通廣大地操控整個司法制度,以解釋他們得以不費吹灰之力迫使其茂被冤枉入獄的原因。多些細節的描寫可提升觀眾對腐敗司法制度的理解度,並增加我們對他的冤情的可信度,更可加深自己對他悲慘經歷的同情度。很明顯,欠缺了細節的描寫,是《器》的「美中不足」之處。

曉龍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二, 六月 17th, 2025 at 08:04 and is filed under (新)影評快訊, 影評試影室,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