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zak
即使是好的電影,也會有被遺忘的時候,Uzak便是其中一套。
出產於2002年的土耳其作品,港譯《遙遠》。被遺忘的原因,相信與那份漫不經心的氛圍有關。
電影談的彷彿盡是一些小事:Yusuf因為被工廠遲退而從鄉下來到大城市伊斯坦堡,投靠表哥Mahmut。表哥是一個在城市裡打拼多年而捱出一點名 氣的攝影師。二人一直相安無事,卻因為一些灑落在地氈上的煙灰,令Mahmut頓然起了厭惡之心,狠下心腸把這個遠道而來的表弟趕回家鄉。
驟然而來的變化,沒有為淡然的故事驚起一點波瀾,在無聲中,故事已悄然落幕。
戲內運用了大量側面的描寫來豐富人物性格,細膩而冷漠地描繪出城市對人的改變,並從而突顯出兩表兄弟在性格上的分別,形成衝突。
透過友人聚會,可以得知Mahmut的作品為生活而變得商業化。通過對前妻,與情婦以及和表弟的關係,再對照表弟幾番跟蹤不同女性的害羞態度,以及 不敢告知行船工作告吹的自卑性格,反映出城市生活對人性的影響。從幾件事情上均可以看出Mahmut並非無關心之情,只是對身邊人的關懷都是冷漠而保持距 離的。徒起惡念,也不一定是出於嫌棄,而可能是距離感沒了,又或者是不想回到過去的自己。
戲內出現了大量看似漫不經心的事件,例如二人對捕到老鼠後的態度,與前妻道別前欲言又止的電話交談,在攝影之旅中那一幕感染Mahmut的山景斜陽等等,其實都是導演刻意保持距離的冷寞闡述,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電影精彩之處,是儘管二人因生活而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但相同之處,是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可是人與人之間,本來就該是互相依賴的。城市 生活,令我們徹底改變,Mahmut對Yusuf反臉,痛罵他不學無術,一心出城靠貴人,我們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道理,殊不知卻是導演心底裡對城市人的控 訴。
全片只有非常小量的對話,營造出一股冷寞而遙遠的距離,再加上刻意緩慢的故事節奏,加深了那份與世界脫節的色調。它成了卓然獨立的佳作,也成為了容易忘卻的作品。
然而生活在這個疏離的世代裡,又有什麼能讓我們真正的記住?
J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