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追擊》短評

現實與「超現實」的配搭

《絕地追擊》由香港導演邱禮濤執導,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使劇本有血有肉。片中武警雲南邊防8077部隊執行的艱鉅緝毒任務,起承轉合完整,讓角色充滿立體感。一開始,部隊鬥志激昂,滿懷信心出發,覺得自己必定能成功捉拿毒販,導演用了不少特寫鏡頭拍攝他們滿懷自信的一舉一動,表現其傳統的正面形象。

到了中段,他們得悉會遇上山洪暴發,仍然覺得自己可克服困難,突破險境,導演用了全身鏡頭捕捉他們戰意旺盛的身體語言,表現其積極備戰的狀態。直至轉折點,他們親眼看見泥石暴跌,自己的生命受威脅,導演使用近距離的特寫鏡頭表現他們堅毅但有一絲絲恐懼的矛盾不安的心境,讓他們陽剛背後的無奈表露無遺。

到了最後,他們得悉同僚不幸喪生,為了保持紀律部隊英勇的形象,「流血不流淚」,向已去世的昔日同僚致敬時,導演用臉部的特寫鏡頭拍攝他們強忍淚水的男性情誼,表現他們重感情重義氣的男性本質。因此,導演準確地捉摸角色的內心世界,以不同的鏡頭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讓觀眾「進入」他們的內心,感同身受地代入他們的處境。

另一方面,《絕》在現今較先進的動作特技配合下,以真實的事件作參考,使整件事彷彿在我們的眼前出現。例如:山泥傾瀉時泥土埋了活人、巨石墮下砸毀車輛,場面震撼,具有一定的真實感,讓觀眾彷彿感到這些天災已在他們的眼前出現,現今國內電影的製作條件改善,已能運用較多的資金,製作仿真度甚高的天災場面。《絕》的出現,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另外,邊防8077部隊與毒販對決時,槍林彈雨的場面,具有舊日港產槍戰片的特色,大量子彈「亂飛」的射擊鏡頭,明顯取材自香港的重型械鬥片,導演成功把港產片本來的「超現實」感覺放在此歷史動作片內,雖然與當時真實的情況稍有差異,但現實與「超現實」的配搭,應給予觀眾一定的新鮮感。因此,《絕》忠於歷史之餘,仍然加入一點點個人風格,算是在舊瓶內添加了新酒。

《絕》遵循國內傳統「英雄片」的風格,其舊式男性不屈不撓的個性,勇武擒敵的態度,以及為國犧牲的正面價值,讓觀眾不容易找出《絕》與其他同類型電影的明顯差異,可能會覺得《絕》欠缺了一點點驚喜,未能突破昔日固有框框的限制。

曉龍

《The moon: 緊急營救》The moon

生命誰屬?

故事雖然發生在不久的將來2029年,但以真實的方式去表達,並不是科幻片。從開首闡述韓國這項登月任務,導演已經用仿真的手法來營造「真實感」,如新聞報道、太空人受訓等,令觀眾很容易投入。因為要主角陷入孤立無援之境,編劇聰明地將一個「重點」使走;接下來的劇情便更有理由,更具說服力了。韓國的電腦特技雖不及荷里活等級,但認真程度不遑多讓,太空艙內的戲尤其逼真,如那場流星雨將指揮艦撞擊得分崩離析,主角在艙內被猛力顛簸,離心衝擊得天旋地轉就相當震撼!月球車逃避流星雨等雖然有點熟口熟面,但鋪陳有理,亦會替主角緊張擔心;驚險場面連綿起伏,與劇情有序推展,使吸引力和追看性很強。編劇最後將危機推到至高,來一個鯉魚翻身將劣勢扭轉,意想不到(不便劇透)。

還有重中之重就是狠批了「面子工程」這東西。但凡進行太空任務,「死」是預算之內。國家為求壯舉成功,不會計較你的生死,為國捐軀是你的光榮。命是國家的,不是你自己的。片中主角黃善宇一句:「我為甚麼要把生命交在你手上?」執意去完成任務。果然有種!而事實上,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大家的「命」仍然是被控制於一兩個人的手上,多可悲!幸好影片總結了「全球化」的力量,這也是我們地球人所期盼的一天。

月亮,就由她在八月十五日繼續發光發亮好了,別再打搞她!

陸凌綠

《恐懼鬥室X》短評

招牌之作的「魅力」

監製溫子仁及導演凱文格勞特再次延續《恐懼鬥室》系列,讓觀眾再次感受此招牌之作的「魅力」。此系列長拍長有,關鍵在於編劇及導演設計恐怖機關的巧思和創意。今趟《恐懼鬥室X》內患了腦癌的尊克藍瑪(托賓貝爾飾)被騙,嘗試接受高危療法,殊不知他被整個醫療團隊欺騙,所有垂危的病人到他們那裏尋找希望,他們卻只為了騙財而抹煞了希望,其不尊重生命的低劣態度,使「Jigsaw」再次行私刑懲罰他們。不理會任何懲罰的理由,觀眾通常都聚焦於恐怖機關的設計。所有機關貫徹著自殘以換取生命的「理念」,為了求生而放棄自己的大腿,希望能繼續生存而自行抽取腦細胞,砸傷自己導致骨折而為了避免「融化」死亡,全都突顯了創作人的醫學常識和創造力。即使設計的風格與上幾集偶有重複之處,觀眾仍然「享受」暴力鏡頭帶來的刺激,可能這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難以親身接觸的「超現實」畫面帶來的震撼及吸引力。

通常恐怖及暴力電影到了三四五集左右便會顯露創作人「江郎才盡」之弊,觀眾會對重複的畫面重複的鏡頭重複的劇情感到納悶,到了其第六七集便會票房大跌,乏人問津。《恐》系列的成功之處,在於其源源不絕的創意,所謂 “Think out of the box”,就是要在既有框框以外發揮創造力。例如:被懲罰的女醫生需要繩子來讓自己及其他被捉拿的同伴有機會逃離險境,竟解剖屍體,拿她的腸出來,作為「繩子」。這段情節固然核突恐怖,甚至可能使部分觀眾嘔心,但無可否認,編劇的想像力豐富,讓繩子與腸子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拉上關係,或許創意是幻想的延伸,在正常的框框以外想像出「天馬行空」的反常點子,就是其「魅力」的精粹。很多時候,正常規律的生活窒礙了我們的想像空間,或許《恐》系列可以開闊我們固有的思考空間,讓我們在公餘時間內自由自在地在幻想世界內馳騁,嘗試發揮創意,把兩種毫不相干的東西聯繫起來,可能會看見前所未有的「新景象」。

影片裡尊克藍瑪不相信法律,認為罪犯在法律之下所受的懲罰太輕,遂自行執行酷刑。姑勿論其在道德方面正確與否,他的做法實屬人之常情,因為他被騙,為了洩憤而恣意虐待罪犯,以暴易暴的做法,確實讓不少在現實社會中生活的普通人覺得其大快人心。或許基於法律的限制及其他種種考慮,我們不可能成為他,在電影中看見他向騙徒復仇,的確能稍為減少自己對社會不公而衍生的怒氣。或許《恐》系列一直以來都替無助的普通觀眾洩憤,讓現存的法律難以「處理」的罪犯在其幻想世界內得到「應有的懲罰」,並稍為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平性」。為普羅大眾「出氣」,這很大可能是此系列至現在為止仍然受歡迎的主因。

曉龍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二, 十月 3rd, 2023 at 18:44 and is filed under (新)影評快訊, 影評試影室,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