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四月

《非常亂婿娶佳人》

   Posted by: admin   in 香港影評人協會

婚姻這回事

對現今新一代來說,婚姻可有可無,可能他們質疑其神聖性,或者現時世界各地的離婚率偏高,他們覺得婚姻的安全感不足,與其以婚姻為愛情的延續,不如讓愛情停留在拍拖的階段,這就是《非常亂婿娶佳人》內Allen(路克巴斯飾)對婚姻的看法。即使他與Michelle(愛瑪羅拔絲飾)拍拖多年,他仍然不願意與她結婚;相反,她認為婚姻是他倆愛情的出路。他倆在這方面持續已久的爭執,他在她的好姊妹婚禮上搶走花球成為他倆決裂的導火線,使彼此的父母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倆的「諮詢人」。全片創作人對婚姻的探討,不限於年青一代之間的關係,還旁及他們上一代彼此之間的關係,只有九十多分鐘的片長沒有限制其討論的闊度,反而影片內兩代之間的對照是其「錯摸式」笑料大爆發的高潮。

《非》大玩巧合的愛情關係,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的父母分別愛上對方的機會甚低,但影片「創作」這種巧合,使Allen與Michelle雙方父母見面的情景成為其尷尬畫面「爆發」的高潮。他的父親在戲院內偶然地遇上她的母親,彼此十分投契,共同度過了難忘的一夜。而他的母親是她的父親的「情人」,兩人越軌地建立了婚外情。很明顯,雙方父母在他倆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前要成為良好的榜樣,但雙方父母其身不正,這使他們在心理上陷入極度矛盾的苦況。一方面他們要在他與她面前假裝其婚姻生活愉快幸福,需要給予他與她結婚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面對自己,需要思考自己應如何處理個人的婚姻關係及婚外情問題。《非》理想化地描寫他們「懸崖勒馬」,保持理性,沒有讓自己的婚外情破壞原本的婚姻關係,在百般「掩飾」下,成功引導他與她步入婚姻的階段。或許編劇把婚外情可能造成的破壞寫得太簡單,使片末的大團圓結局過於順理成章;或許電影是「夢工場」,《非》把婚外情的傷害性減至最低,與婚外情大多導致離婚收場的殘酷現實大相逕庭。因此,倘若把看《非》的體驗視作「發夢」,筆者相信大部分觀眾會愉快和心滿意足地看畢整齣電影;否則,觀眾定必輕易指出片中故事情節的不合理之處。

不過,有時候,我們看喜劇時其實不必太認真,反正《非》的創作人著意炮製「超現實」的笑料。這就像我們觀賞舊日周星馳演出的電影時,不會批評那部分不合理那部分與現實不符,只會在看見其瘋狂式笑料時大笑一頓,絕不會刻意地比較「超現實」與現實的情景,遑論會質疑影片中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有其人」。故觀眾抱著看一般喜劇的心態觀賞《非》,必定會心滿意足,不可能產生其情節「與現實不符」的埋怨。

《非》改編自舞台劇,整個故事主要在一間房子內發生,由對白構成大部分的戲劇衝突,看慣A級荷里活電影的觀眾可能嫌《非》的格局太小,欠缺大場面,但這就是它的特色。因為它由演員帶動其整體情節的發展,戴安姬頓、李察基爾、蘇珊莎朗頓及威廉麥斯都是老戲骨,無需擠眉弄眼的誇張演繹,但細緻的舉手投足都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或許他們本身根本就是《非》得以開拍的關鍵。筆者相信假如《非》換掉上述四位演員,其與未來襯家碰面的尷尬情景必定大為失色,彼此交談所「製造」的笑料亦平平無奇。因此,演員是《非》的亮點,亦是全片最高價值之處。

曉龍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星期六, 四月 15th, 2023 at 15:08 and is filed under 香港影評人協會.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