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婚禮》
網上無真話?
近年來,YouTuber成為香港年青人流行的職業,為了成為萬人迷,亦為了賺快錢,YouTuber想盡辦法提高自己拍攝的短片的點擊率,《1人婚禮》內張冰(吳冰飾)及Dickson(陳健朗飾)亦不例外。最初他們扮演小丑男女,以為以情侶的身分談談情、說說笑便會大受歡迎,殊不知其短片的點擊率一直都很低,可能因為沒有噱頭,難以引起網民的注意;其後他們唯有說謊,假裝分手,並由張冰提出1人婚禮的概念,讓眾多已經與另一半分手/離婚的男女獲得共鳴,踴躍地參與此活動/儀式。全片的所有情節都從謊言開始,這本來極具諷刺性,亦有廣闊的發揮空間,吳冰及陳健朗落力的演出,確實能影射時下年青人在經濟壓力下不擇手段地賺錢,重視誠信及說出真相等優良品格及道德價值已被「淹沒」,遑論會懂得反省自己的過失。雖然張冰曾批評Dickson想出此奸詐的手段賺錢似乎不太好,她曾經有一點猶豫,但其後她為了維持生計,唯有容許他們的謊言繼續「越滾越大」,至最後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全片的開首確實極具話題性,其內容亦容易令年輕的觀眾產生共鳴,並引起他們繼續追看下去的慾望。
所謂「物極必反」,在網絡世界內張冰做天使,Dickson做魔鬼,使1人婚禮流行一時之際,出現了1人喪禮。很明顯,他是1人喪禮的始作俑者,以為網民喜歡「剝花生」,得悉1人喪禮與1人婚禮搞對抗,知道1人婚禮的負面新聞後,會直接提高1人婚禮的受歡迎程度。事實上,1人喪禮出現後,如他所料,關於1人婚禮的短片的點擊率迅速上升,他對網民喜愛具話題性的內容的心態,確實有準確的捉摸,他不愧是出色的生意人。不過,他搞1人喪禮時沒有想過那群「手下」不聽他的指使後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嚴重破壞了1人婚禮,並歪曲了此活動的原意。很多時候,年青人開展一些活動後,只有短期的計劃,卻欠缺了長遠的策劃,使搞破壞之徒有機可乘,「喧賓奪主」,最後把1人婚禮毀於一旦。導演兼編劇周冠威確實準確地捉摸現今年輕的YouTuber的特性,道出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亦刻意反映他們不惜一切地賺快錢的行為所衍生的難以預料的問題。因此,他在塑造角色個性方面實在花了不少時間和心力,對他們普遍的個性的準確反映亦證明了他在開拍《1》前蒐集了大量相關的資料,做足功課,亦對現今香港年青人的特性有宏觀的觀察。
不過,導演的野心實在太大,既想描寫「網上無真話」的社會現象,亦想敘述現今新一代年青人的生活習慣、態度和行為,又想諷刺宗教狂熱者做任何事時皆把自己與神掛勾的古怪心態。《1》在約兩小時內包括的範圍過於廣泛,導致張冰及Dickson以外多個角色的個性只得到浮光掠影的描寫。例如:子浚(唐浩然飾)努力地追求張冰,不斷把神掛在口邊,具有一種宗教狂熱者的理想化人格,似乎喜歡講求夢想和深度,卻在與她交往的過程中不曾表現自己對她的個性的欣賞,編劇亦不曾花太多筆墨解釋他喜歡她的原因,這導致他與其他對她「一見鍾情」的宅男沒有太大的差異,對他的愛情觀的描寫只限於她的外表對他的吸引力,其對他表面化的角色塑造,導致他的發揮空間十分有限。因此,倘若編劇難以在兩小時內兼顧太多不同角色的個性描寫,倒不如刪除某些張冰及Dickson以外的角色,可能在人物描寫方面的整體效果會更佳。由此可見,全片優劣互見,如果觀眾喜歡YouTuber的話題,此片仍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