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四月 1st, 2023

1
四月

《烈火青春》(導演版)

   Posted by: admin    in 香港影評人協會

那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觀賞《烈火青春》(導演版),仿如正在參加那一代人的「集體盛宴」,慶祝當年的自由奔放,當時的青春無限,以及舊日的一點一滴……。《烈》以4K修復版重現眼前,張國榮的風采依舊,葉童與夏文汐的風韻猶存,筆者看見八十年代初追尋自由的年青人,大膽莽撞的青春神態,對談情說愛的開放態度,與現今青少年青春片「點到即止」的性與愛的鏡頭比較,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能九十後及千禧後的年青人看《烈》,會驚覺超過四十年前的影片竟有此大膽的演出,與他們想像中「原始」及保守的舊日社會截然不同,或許青春代表著勇於嘗試,打破常規,甚至不理會社會規範,追尋最崇高的「自我」。《烈》如今重映,正好讓我們重溫四十至七十後的中老年人的集體回憶,亦使我們了解每一代的年青人都有反叛的一面,亦勇於打破禁忌,或許青春根本就是反叛的「代名詞」。

《烈》內的年青人敢作敢為,喜歡結交新朋友,對性愛沒有避忌,亦不知「天高地厚」,竟膽敢與日本逃兵交往,終招來殺身之禍。這種突顯青春的行為「似曾相識」,不論九十年代、千禧後還是現今的年青人,都有一些類似片中八十年代的年青人的行為,故他們的歷史其實正在不斷「循環」。筆者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現場看見不少九十後及千禧後的觀眾,相信他們在觀影的過程中除了深覺片中的時代環境深具歷史感,與他們成長時期的環境有一點點「距離」外,對Louis(張國榮飾)及Pong(湯鎮業飾)身處的環境都有一點點共鳴,因為他們與片中此兩個角色同樣身處於對性過度壓抑的社會內,單從片中電車乘客對Pong及Kathy(夏文汐飾)的態度,便可知道當時的人視兩性之間的「親密」行為為「洪水猛獸」,除了壓迫,只有排斥。雖然香港社會在近四十年來不斷進步,但其對性的態度卻沒有太大的轉變,在現今的社會內,性仍然是一種禁忌,年青人突破禁忌而勇於談情說愛的行為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Louis及Pong等四人亦不清楚自己與日本逃兵交往會「自掘墳墓」,以為自己能置身事外,殊不知Pong及Kathy無辜被殺,與其說他們無知,或者對自己身處的危險狀況一無所知,不如說他們對日本文化的了解不深,導致他們未對日本逃兵武田真輔(翁世傑飾)有所避忌,並無辜地捲入被殺的漩渦。因此,《烈》內青春的行為顯出其大膽和無知的特質會招來「橫禍」,這兩種特質即使因時代的過去以致其表現的形式有些微的變化,仍然不會隨著時代的轉變而產生本質上的改變。

由此可見,《烈》闡述的青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筆者相信不同年代的年青人都會以一些有少許差異的行為表現大膽和無知的特質。可能這就是青春,不曾「撞板」,未經磨練,便不可能變得成熟。或許青春是人生的必經階段,要通過此階段的考驗,才會成為成熟的成年人;否則,體型上是成人,心智上卻仍然是小孩。因此,《烈》內Louis及Pong等四人為了青春而付出的代價可能過於沉重,結局亦太極端,但無可否認,人需要有經歷才會成長,而讓我們吸收人生經驗就是這些寶貴的經歷,或許這些經歷蘊藏的人生經驗其實是青春的真諦。

曉龍